本帖最后由 格里高里 于 2022-11-6 01:41 编辑

自己搜文章和相关评论吧,泥潭爱好者估计也都多少看见过了。一股子之前泥潭转的那个辛啥啥傻逼味,吐了。要看本地豆商的信息还不能不看中文内容,属实被恶心坏了。
我以为DIY咖啡在你国算是小众爱好,至少应该都还有对这些东西最基本的了解。即使这些年新生韭菜蓬勃生长,新生韭菜的数量应该也比较少。我以为要白头香精豆以次充好和欺骗行为溢价,结果一转科技与狠活池沼,make你国咖啡great again,资本我操你妈.jpg,看来是我太年轻了。
你国云南豆猛加香精韭菜的事情都多少年了,美其名曰后处理,之前好几个帖子多少也都提到了。比较搞笑的是好几年前哪个生豆大赛,主办方和你国豆商激情撕逼(好像在泥潭提过,大概就是主办方公开要求“生豆在处理过程中添加水以外的成分不允许参赛”,然后你国豆商就全体对号入座,场面极其搞笑)的事情的热度恐怕连这十分之一都没有。
我是没想到挖下的这个
坑还能再填上。
以下我说的加韭菜是指包括不限于炮制、过桶、蓝纹奶酪处理(是的有这个东西)、加香精等等等方法。只要是在生豆处理中加入了除了水之外的东西都叫加韭菜,加酵母之类的东西比较微妙,你算哪边都行。
简单说下结论和事实吧。
加没加香精:国产豆所有挂着“后处理”、“厌氧”、“酒桶”和各种稀奇古怪不传统处理法的豆子都是直接明牌告诉你加了,传统处理法里加得也不少;
之前的帖子里说过。这事不止你国人干,世界上这么干的豆商比如还有黑金,好吧这是台湾的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加香精和炮制都是存在的,并且这也没啥说不了的,
加韭菜和产地直接没啥关联性。
加香精能不能发现:前几年的时候南京的一个店主(志在鼻得对此宣布负责)直接丙二醇残留检测报告拍脸之类的事情都不用提了。只要你够喝得多(前提是你没一直在喝香精豆而不自知),咖啡出品很容易尝出区别的,甚至不用真正冲煮,磨出来甚至一开袋子就能感觉问题很大……当然这主要是你国人加韭菜完全不节制的原因,加得节制一般很难尝出来,反正我尝不出来。豆子还没磨,味道都快比雪梨桶本身大了,你说这是谁给谁提味啊。
是偷偷加的吗:这个我真的很震惊,这件事在业内基本是公开的,为啥这么多人这样友邦惊诧啊……加香精的都公开加了多少年了,早些年的花蝴蝶后面音乐家啥的不是一个比一个出名。
你国咖啡韭菜从17-18年开始长,我以为19年那样就是顶端了。精品咖啡主打的就是一个可追溯性,这也能靠信息差猛割韭菜,你国人太牛了。
炮制咖啡或者加香精这个行为本身怎么样:不怎么样,因为咖啡这个东西不太讲玄学和鄙视链,你想咋喝咋样,自己喜欢就好,没国内茶文化那种弯绕和鄙视链。卓越杯官方甚至还经常发教你如何用肉桂或者香草炮制咖啡的教程。食品工业发展那么多年了,香精这个东西到底有啥可怕的我真想不通,更何况大部分加香精还都是加的这种,给你们看下。之前生豆比赛的那个激情battle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是个根据生豆品质评分的比赛,评价的是食材本身的品质而不是好不好喝。
云南豆到底怎么样:我不想说得太失礼,请给云南豆准备机关枪。
那个文章搞笑得一逼,什么“损害产区声誉”、“想要真正发展成世界级庄园核心产区”、“国际大牌”都来了,写这文章的人真的牛逼。
为什么这么说,你要损害产区声誉你得先有这个东西。之前的文章里写得非常明白,咖啡豆这种农产品,尤其是精品咖啡,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地理环境而不是其他的东西。你疆的水果随便种都比其他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种出来的,不说好吃,但绝对甜度更高,昼夜温差和日照时间放在那里。环境对农产品的质量是决定性的,因为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复制和移植,但是地理环境这些几乎无法复制,一开始就是被上帝决定好的。
云南的地理环境怎么样,答案是不怎么样。影响咖啡豆的地理环境包括海拔,土壤,纬度。对海拔来说,云南产区海拔大概分布在800-1,500,作为对比,肯尼亚产区海拔平均分布在1,400-2,000,埃塞产区平均分布海拔1,500-2,200,巴拿马知名的Elida庄园海拔在1,500-2,500;对土壤来说,优质的咖啡种植土壤是火山土;对纬度来说,云南只有一丢丢地方在黄金咖啡带中。像越南作为当今世界咖啡产量top1,他就是因为地理条件一般(当然还有历史原因,这个其实挺有意思的,和苏联有关)大部分种植的都是罗豆,产量大部分供货的商业咖啡。
你国90年代开放的时候,雀巢对云南的定位也是这样,没办法,天花板在那里了,在那里建立了大量的种植产业。等到树长得差不多了,你国云南豆农豆商又眼馋第三波咖啡浪潮把树都砍了换种,我只能说就没这个能力好吗。
中肯的来讲16年前后其实云南豆还行,28还是29一公斤(还是一磅,总之很便宜)的铁皮卡,便宜大碗,除了没味都挺好🤤。但是后面就开始玩花活了,包括不限于豆叔那种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卖文艺小清新溢价,整点战狼宣传,找KOL忽悠刚入坑的韭菜,猛往豆子里加各种韭菜等等。溢价突突突的往上涨,你云南豆买正常价格我能接受,东西也还行。你卖的瑰夏都堪比瑰夏村甚至巴拿马瑰夏贵了,那我为啥不直接选质量高的多的,埃塞豆或者巴拿马豆?
至于或什么对“国际大牌”,影响“顶级大牌”产品线更是无稽之谈。先不提在提倡公平交易、减少中间环节、强调可追溯性的精品咖啡中国际大牌和顶级大牌到底是啥东西,你一顿忽悠能忽悠你国刚入坑的小白,你能忽悠的了业内是吧,哥们别真把自己给忽悠进去了。
我对他们加韭菜的看法是什么:一句话评价,加不加随便,反正我不买,溢价太高,而且我想喝点好的。希望能正规化并且减少溢价,炮制和加香精在透明的情况下毫无问题,并且这对于云南豆子的发展算是条明路。拼质量自身条件卡在那里了,价格战怎么可能打得过亚非拉第三世界的人力成本。天赋就在那,还不让别人吃饭是吧,菜鸡互啄上点强度也挺好(不是)。我对包括加香精在内的加韭菜的豆子没意见,我对用加韭菜的豆子忽悠人爆大米意见很大。
说实话在泥潭不管写点啥得到的反馈越来越无聊了,也不写一大堆自找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