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主要矿业预测机构表示,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可能会多年来首次推高电池成本,对汽车制造商以具有竞争力价格的电动汽车吸引客户的计划造成威胁。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需要正视矿产供应短缺的问题。
“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他在9月的一次活动中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像福特这样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耗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建立自己的电池厂,并急于通过开发磷酸铁锂电池,或者转向回收来遏制对新开采的钴的需求。鉴于此,福特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说,“我们认为钴并非一个约束性问题。”
中国企业增加钴矿的开采和精炼,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但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根据对现有钴矿和在建钴矿的分析,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钴将出现短缺。也有预测机构表示,短缺最早可能在2025年出现。
时报查阅了向中国监管部门提交的文件后发现,在刚果的收购遵循的是一套井井有条的策略,中国政府2015年大张旗鼓对外宣布了该策略,旨在主导世界新兴的清洁能源经济。
根据时报和基准矿产情报公司的数据分析,截至去年,刚果19座钴矿中有15座由中国企业拥有或提供资金。中国钴矿运营商之外的最大替代选择是总部位于瑞士的嘉能可,该公司在当地运营着两家最大的钴矿。
[size=0.8125]基桑富森林覆盖的矿场是发展迅速的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近年来的两笔重大收购之一。 ASHLEY GILBERT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些中国公司从国家支持的机构获得了至少120亿美元的贷款和其他融资,而且可能还会获得数十亿美元。事实上,根据时报查阅的文件,中国在刚果最大的五家矿业公司从国家支持的银行获得了总计124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尽管其中之一的洛阳钼业称自己是在两家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纯粹的商业实体”。
中国的目标是控制全球供应链——从地下的金属到电池本身,无论汽车在哪里生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汽车工业转向大规模生产之际对亚马逊橡胶种植园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