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有些答主隐晦的提到了,这项技术意义重大,但未来商业化落地几乎不太可能,目前只能算实验室的研究。
国外早已经率先合成了单糖,这次中国的科技人员是更近一步的合成了结构更复杂的淀粉。
这次的宣传其实是有误导性的。二氧化碳不是直接变成淀粉,而是先和氢反应生成甲醇,再由甲醇酶化成淀粉。本次研究只是甲醇通过酶化合成淀粉的部分。
而二氧化碳变成甲醇,这是储能行业的技术,是现成的成熟工艺,就是所谓的“液体阳光”,而且只是储能研发的一个小分支,成本也不划算,无法大规模推广,只能部分特殊地区使用。无论是用四川的水电还是甘肃的太阳能,甚至未来的核聚变,电力能源充沛并不等于无成本。这部分是强行加入进来的,并不算这次的研发内容。
而甲醇目前价格3200一吨,淀粉2900一吨,按科研人员接受采访自己说的,几公斤甲醇最后生成了2克淀粉而已,目前转化率不足千分之一。即使未来这个工艺研究到极致,可以0成本0损耗转换,用价格更高的甲醇生产更便宜的淀粉,生产出来也是亏本的,没有商业化的价值。
综上,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整个流程,是两个注定亏钱的步骤缝合在一起,无论技术怎么提升,未来都是赔本买卖。
所以这项技术意义重大,实现了模拟自然0到1的突破,向科技人员致敬!但这个技术更像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技术储备,正如评论里有人提及的,即使技术成熟也看不到产业化的未来。生产出单糖就已经可以给人或动物供能,没必要再进一步合成淀粉。淀粉吃下去也要分解为葡萄糖。而二氧化碳转单糖早就已经研究出来了。
这个技术连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都算不上,不知道全网为什么这么兴奋,连诺奖的说法都出来了。
哪怕第一步二氧化碳变甲醇,能做到比现在普通工艺做的甲醇便宜,各种意义都比后面做淀粉的技术成就大十倍百倍!淀粉不缺,甲醇现在可是不断涨价,到处缺货。
至于什么星辰大海,连研发人员也没敢吹。这就像你邻居夸你聪明,将来重重重孙子可能有百亿分之一的概率做世界首富一样。你听了激动的几个晚上高兴的睡不着觉。哈哈,你开心就好。
4塔
2021-9-26 14:58:45
回复(0)
收起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