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预了!
早在5月份,高层一边约谈大宗商品重点企业,严查投机;一边向市场投放库存,平抑价格。
但是,没干成!
没干成的原因很简单——
大宗商品涨价,是人家故意给咱挖的坑,且咱们不掌握定价权。
国际资本趁着全球放水印钞,哄抬大宗价格,一个品种又一个品种的定点狙击,铜铁粮油豆,挨个炒一遍。
你不是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么,你不是率先复工复工复产了么,你不是要向全球进口原材料么……
来,把原材料价格抬上去,把上游通胀精准输出给你。
按道理说,人家抬高原材料,咱们可以给制成品涨价,把吃进来的通胀,重新吐回去。
遗憾的是——
奈何友军不抱团!
伴随疫情肆虐,全球制造业凝滞,大量制造业订单回流大陆。只要你敢生产,压根不愁销路。
国内出口商们,一看有钱赚,疯了。
连续打毛衣,多少年没见过这等好光景。猛干一年,把前面亏的补回来。
于是——
友商们,全都在拼命生产,一窝蜂的扩产能、抢市场、拉规模。
产能上去了,出口价就被打下来了。
明明是拿着订单涨价的卖方市场,却被过剩的产能拖到了“竞相杀价”的内耗深渊。
过去的半年,外贸规模极速扩张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电网烧着高价煤,一度电赔两毛,助你复工复产;高层频出政策,释放库存,压着大宗商品,在不具备定价权优势的前提钱,尽力保你原材料市场稳定……
你一个杀价抢市场,就把便宜货卖给了美国人。
累了人民,苦了国家,自己还没赚到钱。
只有上游原材料提供商、下游欧美购买方和国际资本投机方笑哈哈。
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当代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奔现?
国际资本,一手拿着原材料的定价权,一手拿着制成品的定价权,压榨着中国的生产力和资源,坐着数钱薅羊毛。
本来只想炒波大宗,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薅羊毛,只是开始!
更严重的,还在后面!
一旦国外疫情收尾,全球产能恢复,订单量缩减,中国制造业将面临着什么?
一边是积压的成品库存,一边是积压的高价原材料库存,中间是已经扩张的生产线……
现在,充其量只是一时阵痛。到那时,中国制造业才是灭顶之灾。
两千多年前,管仲都会玩的“齐纨鲁缟”。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都忘了么?
反正只有我们率先控制了疫情,只有我们率先大规模复工复产,只有我们对原
材料的需求最大,只有我们能大规模对欧美市场提供成品商品。
如此一来——
原材料成本降了,成品价格涨了,能耗减少了,碳中和了,钱多赚了。
最好还能给已经深陷通胀漩涡的鹰酱,狠狠再输出一波通胀,再烧上一把火。
举个例子。
前面我们讲到大宗疯涨的时候,唯独没有提到铁矿石。
铁矿石的价格,被率先打到底部,稳定住了。
怎么稳定住的?
减产 控制成品出口!
早在5月份,我们主动压低了钢铁产量,取消了钢铁企业的出口退税,搞了一个钢铁行业的指导意见……
讲到这里,问题来了!
逼企业减产的最快、最有效办法是什么?
拉闸限电!
难道高层不知道“拉闸限电”会让刚刚走出疫情、本不富裕的中小企业,再次雪上加霜么?
当然知道,只是不得已!
不限电不减产,就压不住大宗,拉不动成品价格。
大宗压不住,成品价格涨不上去,就相当于中国用产能给全球流动性泛滥兜底。
拉闸限电的本质,是一场结构性去产能,是一场夺取定价权的生死战。
无论你是否愿意,都被动的裹挟进这场大国博弈中。被动减产和结构性去产能,已经是必然。
不要盲目扩张产能,不要盲目乐观。
自大宗猛涨以来,经常听到有人说,做生意还不如囤原材料来钱快。
看完此文,我相信你已经知晓国家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一场大国对赌的生死战,不要与大势做对,更不要囤积居奇。
所有备货计划都要慎重,所有客户的大批量备货都要先签合同,再收定金。
第四,熬过去,活下去。
与其这样,还不如预警那些还未发生的,就好像今天这样。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 刚需购房 | 两江四岸北京: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苏州:城市发展 | 楼市分析 | 工业园区成都:成都商业 | 城市板块 | 楼市分析武汉:城市分析 | 武汉与重庆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其他城市:宁波 | 嘉兴 | 南通 | 石家庄 | 义乌 | 温州 | 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