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格里高里 于 2021-9-18 03:56 编辑
@blackensjk 坛友希望推荐一些啤酒,干脆就开个新帖详细说说了。
首先声明,我对啤酒的了解还处于入门的初级阶段,泥潭卧虎藏龙肯定有不少比我更加了解、尝试过更多啤酒的PRO爱好者选手,班门弄斧博君一笑,有什么错误欢迎拍砖斧正
.gif)
。
和之前的咖啡贴一样,我一直觉得这种吃吃喝喝的东西其实是相当主观的,好不好吃完全取决与自己的爱好,他人蜜糖,我之砒霜,喜不喜欢都很正常。这东西也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自己喜欢就好。
一、背景介绍
啤酒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在通过麦芽发酵的基础上增加了啤酒花,在出现啤酒花添加工艺之前的“啤酒”是一种含糖量高,保质期很短的低度发酵酒。酿酒娘(过去都是女人来进行酿酒的工作)偶然间添加的具有防腐功能的啤酒花赋予了啤酒清爽的口感、丰富的泡沫以及大大提高了保存能力,苦味平衡了麦芽汁的自然甜度从而使人食欲大增。从此以后,啤酒在众多饮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及其特别的存在。中世纪因为饮用水的安全程度堪忧,有不少人选择喝啤酒来代提喝水;斋戒期间的僧侣更是除了啤酒什么都不能喝;如今啤酒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饮料酒,更是饮用最多的饮料之一。
1516年德国巴伐利亚颁布的《啤酒纯净法》中规定,啤酒中只能使用三种原料:水、大麦、啤酒花,后来随着酵母的发现使其成为了第四种原材料。简单来说,啤酒的生产大致流程是将部分大麦浸泡出芽,把麦芽和大麦混合(也有使用纯麦芽的)放入水中加热让麦芽将淀粉分解为糖,糖化之后再加入酵母发酵和投入啤酒花,具体啤酒花的投入时机,使用的是干啤酒花还是啤酒花膏甚至是新鲜啤酒花,干投或冷投等等都属于超纲内容,今天不讲。从上述的背景和酿造工艺不难发现,啤酒中的每一种原料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经常喝的是国产的青岛哈啤等等这种工业啤酒(下文会解释这个词),你可以看看它的配料表,很容易的发现,配料表中会在上面的基础上多出大米、玉米、甚至是玉米糖浆、果葡糖浆等成分,而且还占据了相当靠前的位置。原因很简单,这些东西与大麦相比,成本价更低,需要糖化的时间也更短,于是工业啤酒(尤其是国内的工业啤酒)纷纷选择使用这些原料,带来的后果无非两个,便宜,以及难喝。除了发酵工艺上缺少的各种风味,缺乏麦香味也是其最大的缺点。想要简单的喝相比这些工业啤酒更好喝的啤酒,看看配料表的成分就可以了。
二、种类与推荐
除了原料之外,啤酒的发酵方式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上发酵和下发酵,上下指的是发酵中酵母所在的位置,除此之外它们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上发酵
ALE(艾尔),下发酵
LAGER(拉格) ,一言以蔽之,艾尔需要的时间更长,风味更加复杂;拉格需要的时间更短,口感更加清爽。因为拉格啤酒的发酵时间更短,绝大部分的工业啤酒都采取这种发酵方式,所以说,大多数人印象里那种淡黄色、喝起来如同马尿一般的啤酒都是“美式淡拉格”。
上文中提到的工业啤酒,与之对应的是“精酿啤酒”,相信随着精酿的火爆,有不少坛友虽然没有尝试过,但是已经听过这个东西。狭义上来说,精酿啤酒和工业啤酒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和性质,即是否“small and independent "(小规模并且独立);现实语言应用中,精酿的概念更多是与”大绿棒子“这种美式工业淡拉格区分的其他啤酒。
要做强调的是,因为艾尔的种类远高于拉格(大约80%的啤酒都属于艾尔),所以给人营造出一种”精酿啤酒都是艾尔“这一错误的印象,大众间流行的马尿味的美式淡拉格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印象。实际上,艾尔和拉格之间并没有说谁比谁更加的好,拉格中也有皮尔森(捷克皮尔森)这种喝起来非常棒的啤酒,早年间拉格发酵工艺刚刚被发明的时候,因为其清爽甘冽的口感,更是高级的代名词。
这个帖子重点说精酿,对于美式工业淡色拉格,国内兼方便买到和口味的推荐毛子老米勒和麒麟一番榨。事实上,通过看配料表成分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区分出较好的工业啤酒(是否全麦芽,是否不含有大米、果葡糖浆等)。纯生鲜啤等是指是否过滤和消毒方式(巴氏消毒等),因为保质期原因基本上只有场地附近才有,如果有卖的通常是比其他的工业啤酒更好喝。
精酿啤酒的世界非常的广泛,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种类和我推荐尝试的牌子。就像之前所说,这种吃吃喝喝主观的东西听别人说得再多也没法确定自己喜不喜欢,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如都买来尝尝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啤酒了。
皮尔森:即捷克皮尔森。捷克作为全球人均啤酒消耗量第一的国家,在酿酒上也极具实力。皮尔森口感清冽干净,略微的焦糖味作为点缀,背景则是鲜明的面包谷物味,我愿称之为拉格最强。
世涛:将大麦烘烤之后采用上发酵方式发酵的啤酒,颜色较深,是波特(Porter)啤酒传到爱尔兰之后改良而成。世涛啤酒一句话形容就是“喝起来像酱油
.gif)
”,烘烤后的麦芽带来了与啤酒花苦味不同的焦味,以及类似咖啡、巧克力的浓郁香气,泡沫如奶油般丰富。延伸品种还有花生酱世涛、牛奶世涛、牡蛎世涛、帝国世涛等等等,不过多展开。推荐打嗝海狸花生酱牛奶世涛,精酿入门尝试喝了这个都说好。
波特:与世涛相近,相比世涛,使用棕色麦芽更多(世涛对麦芽的烘烤度更深,使用种类也更复杂),口味上来说世涛更重一些。世涛的焦香、烟熏味更重,波特更倾向于烘烤味(只是倾向,毕竟啤酒的味道千奇百怪)。推荐:Founders Porter 创始者波特。
比利时小麦:常见具有香草橘子等清香,酒体浑浊,对新鲜度要求比较高。推荐:角鲨头红与白,便宜好买的可以试试督威白熊。
德式小麦:常见丁香和香蕉风味,杀口感比较强,辨识度非常高。推荐:维森小麦白啤。
修道院啤酒:字面意味,修道士酿造的啤酒。其实修道院啤酒各自之间区别也蛮大,严格来说只有那些经过什么什么机构认证并在修道院墙内酿造的啤酒才能拥有六边形的Trappist认证。
推荐:智美蓝帽,酒性强烈、口味丰富,如果觉得太重可以选白帽黄帽等。隆重推荐:罗斯福十号,觉得口味重(这个酒十来度)可以买8号或6号,非常的惊艳,同时价格也很便宜。用这个表情介绍就完事了。
酸啤:拉我入坑的老哥非常推崇的类型。笼统的来说就是具有酸味的啤酒,类型及其多,风味也各式各样非常独特,这里不展开说了。推荐:国产酸啤感觉海星,牛啤堂帝都海盐古斯或者芒果海盐古斯价格和味道都不错。全世界来看,贵的就非常贵了,酸啤现在可以说是众星闪耀。
IPA:印度淡色艾尔,虽然叫印度但是和印度的关系不大。很多老饕的最爱,闻起来风味十分迷人,常常带有柑橘等等的香气,我个人喝起来就一个字,苦😭。这种苦就是很多老饕所说的啤酒花风味,他们喜欢的就是这种。IPA是殖民时代英国人为了能在船上长期保存啤酒而额外加入了大量的啤酒花发明的,在风味上体现的非常明显。IPA也有许多的变种在此略过。推荐:角鲨头90分钟,岬角葡萄柚杜父鱼。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不少啤酒的种类因为篇幅(主要是我懒)没有提及,精酿的世界,啤酒数不胜数,探索各式各样的种类和味道也是一种乐趣。上述的啤酒只是以我短浅的认知推荐的一些有特点的啤酒来抛砖引玉,每种啤酒都常常才能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希望坛友在尝试过之后能找到属于自己心仪的种类。
三、健康及批话
酒精属于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不管摄入多少都是对人体有害的(除此之外喝精酿还有害钱包健康)。其次我对于"喝酒软化血管""少量饮酒对身体好"这种话我觉得……纯属放屁。喝点啤酒能让我快乐这倒是确确实实的,我觉得这就够了,晚上开瓶啤酒那真是相当的快乐。
酒这个东西,有的人认为是活跃气氛的道具,有的人认为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我只是单纯的觉得好喝而已。事实上我在外面都是宣称自己不喝酒,自己酒精过敏(说实话很讨厌各种酒局),自己喝点小酒怡然自得就是我最喜欢的喝酒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