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1月20日洛杉矶平淡无奇的夜晚》犯了东德、苏联一样的重大错误:
一个爹跑了(或是新冠死了、被警察跪死了)的只剩母亲和儿子的家庭,居然在洛杉矶能住得起260平米(根据厨房大小推断)以上的大house。
你来过洛杉矶么?你去过二奶村么?你知道那里房价多高么?
这是高级凡尔赛,看似骂美国,实际上是小骂大帮忙。
注:所谓“东德错误”就是西德在严重经济危机时,东德大肆报道西德人民领面包、排长队、流浪街头的生活,却不经意间透露出了西德人的生活条件和穿戴都远远胜过东德,导致更多东德人向往西德的生活。
====多说两句====
乌合麒麟火得很勉强。我的感受是:他的画或许很有深意,但是刻画痕迹太深,信息量太大,至少不是我所理解的“漫画”。如果不看知乎,我根本不知道这人话的什么,还以为他是川粉(画红警、骂拜登)。
知乎上关于他的问题下,一堆人解释这画为什么好的、哪部分代表什么。于是我就纳闷了:漫画漫画,应该一眼看去会心一笑才是常态;为什么看他的漫画,还得看几百字的解说?为什么唯独他的画,还得很多人放大局部,然后解释这是什么?
也比如所谓《洛杉矶》那画,有人说有裹尸袋。话说生活中有多少人认识裹尸袋什么样?我是不知道,我又不在殡仪馆工作。
我算是看懂了,幸好自己学了理科。这知乎也好,中国也好,美国也好,最不缺的就是捧哏的文人。人写个什么,画个什么,一堆人冲上去高声称赞“好啊好啊”、“有水平”之类的。怪不得鲁迅死时说: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说到底,艺术很主观,光靠吹捧甚至代笔,有时候也能弄出来大文学家、大画家。
我小的时候读了冰心的文章,就像觉得吃米饭沙子多一样,牙碜;当时还觉得自己这么小,不要质疑语文书里的文章。长大后才发现,MD她写的什么破玩意,跟鲁迅的文章放同一本书,这是对鲁迅的侮辱。
有些文学与艺术的东西,好与不好,连小孩子都会分辨。反而是大人,倒是不懂装懂,或是违心评论。
====再说说《洛杉矶》一画的背景====
有人也许会说,他们住大房子,不见得就是自己买的呀,可以租,可以Section 8(廉租房)。
我看房子也有一些,所以稍微有点感觉,说说现实、较较真:
第一,很少有人租这么大的房子。三口之家,租个5间卧室、4000美元起的房子,不是有毛病?4000美元拿来做月供,可以买套16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何必租260平的给房东打工?
第二,大多数房东不愿意租这样的家庭。这房租就算4000块,月收入怎么也得至少1万5千美元,再加上户主是XX种族,房东随便找个借口就拒绝了:那么多土豪和有钱人不租,租给他们?
有人说这不公平,这是XX歧视。问题是美国对房客保护过度,到时候你租了,来一家无赖不交房租也不肯走,有房东乐子呢!美国房东是可以挑选房客的,这算是唯一的保护了,所以很多湾区的老中宁可房子空着也不敢租给X人,甚至其他种族的信用稍微差点、工资稍微差点也不租。
第三,这种结构的大房子一般都是自住,出租纯属行为艺术,性价比超不值。Section 8和低端人口房我也看过一些,一般都是紧凑格局小,比如三个屋子,150平米的小房子,正好适合一家3-5口,那种厨房都小得转不过身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0417108/answer/2077667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