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 ... id=4642593763233786
今天跟朋友聊起躺平的事情,躺平其实在东亚中日韩房价到一定高度后的常见现象。最早是日本。现在终于轮到了中国。
有一个数据是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对未来的无能为力所以才觉得人生无意义。
对未来的无能为力才会躺平。
试想一下中国最顶级的学生,假定毕业平均起薪在30万元。(很多冷门专业根本到不了)
20年后平均期望年薪为100万。中间20年收入曾线性增长。
这个模型决对是非常乐观的模型,很多专业到死都拿不到100万一年。
而北上广深杭,90平米房子,怎么也得500万吧。
那么考虑到税收,房租,生活成本,养娃成本,等等等等。这些top的人几乎20年一直在为房子打工,或者很多专业连当房奴,孩奴都不可得。
这种无力感,被剥夺感痛彻心扉。看看那个全球最高的房价收入比。
所以,很多人调侃选择躺平。这是躺平成为热点的一个背景。
但是中国的青年大概率不会躺平的。
因为这些人是极少数接受过完整革命理念教导的年轻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刻在每个年轻人潜意识里面的。所以这也是教员热的根源,教员的文集是实操手册。
所以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也许是重新分配蛋糕,也许是直接搞掉固化的阶级/阶层,也许是推倒重来。
一个朋友本来可以靠蚂蚁金服ipo退休了,结果….
一个朋友公司马上要ipo了,结果教育行业大变革…
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犹如一页扁舟,起起伏伏。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日本在泡沫期有个现象是34-35岁的男的和24-25岁女的结婚。而不是两个30岁的男女结婚。因为男的工作近10年差不多够首付了,愿意娶个年轻漂亮的。//@西峯: 两个地方:1、买房是两个人、甚至两个家族而非一个人的事情 2、起薪估高了。大体上,类似结果是会出现的,纽约、东京、伦敦比比皆是类似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