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其一:
如果粗浅的将我本科所学专业课分类,大概是宏观,金融,计量,微观,这也是一个经济金融学生的必修四类。将这四类用关键词概括,我的理解是:算命,炼丹,寻因果,策略。做题上,这四类我学的都不怎么样。但在微观的学习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经济学的魅力,这是学习其他三类没感受到的。
首先这要归功于一位孙姓老师,其次是微观本身性质使然。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是策略(这是孙姓老师所说,也是他的老师所说),厂商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这些微光的小门类的核心是策略。然后一个个门类的策略交织起来,解构了生活,学到深处,解构的生活越是真实。策略的证明在数学上所需知识不要很深奥(至少mwg这本微观经济学词典所需数学知识并不深奥),但需要许多技巧,做起来繁琐的很,我有时候做题的时候会想,这很自然,这符合直觉,但真的证不出来。但是很庆幸的一点,除去这些数学证明,有太多的故事和例子能让人领会其中真意,而讲好故事,把生活现象解读好,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讲,比数字上的证明重要的多。
我对微观的学习到19年戛然而止,之前的资料讲义也丢完了,近现代福利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窟窿,近几年估计也无暇补全。顺带一提,原版MWG是本易读好书,可惜实在部头太大,我还是有空再来,有兴趣的韦恩可以读一读,不要被这本书的名头吓到。(中文版的翻译实在是反胃,可读性差不谈,造词、疏漏、错误数不胜数,大多数经济学生对这本书的恶感基本源于此。)孙姓老师标记了这本《一切皆契约》,那这本书至少有下限保障,书的页数不多,我也能用碎片时间阅读。回顾一些故事,重温一些精神,图一乐罢了。
5塔
2021-5-25 20:26:33
回复(0)
收起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