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
一、“水电站不蓄水就不影响下游”?你怕是把印度当弱智。
他说“这是引水式工程,不是蓄水,所以不能卡脖子”,听起来好像很专业,实际上这逻辑放在生活中就是:
引水隧道、调节闸门、五级电站,哪一样不能人为控制水流?更别提如果哪天真有政治需要,稍微“技术故障”几天,印度阿萨姆就该下水饺了。
再说了,你真觉得印度政府都是吃素的?人家当然知道中国干了什么,只是现在没撕破脸。结果这边粉红高潮:“你看你看我们卡住三哥了!”另一边这个人跳出来:“别瞎说,人家反贼好没文化哦~”
兄弟,你不是比反贼有文化,你是比粉红更会演。
二、“三峡没问题,电费几毛钱你还想咋样?”——那你就别吹当年说的那些话了
支人说三峡没问题,因为“我家电费没涨”“几毛钱一度还不够便宜?”
这种逻辑大概是:“我吃得饱,所以你说粮食贵就是你有问题。”
当年建三峡,吹得天花乱坠:
现在现实是:
- 电价?该涨照涨
- 南水北调?北边还在缺水
- 2020年洪水一来,还得靠祈祷三峡别崩
于是支人上来一句:“你不懂通胀。”哦,那你当年怎么不跟国务院宣传组说“别许诺那么多”?咋你这时候通胀专业户了?
其实很简单:当初吹得猛,现在护得紧,逻辑全靠双标续命,嘴一张,天都能被你搪塞成技术问题。
三、“墨脱不高所以不会死人”?你是把地图当Excel看?
支人开始秀地理知识,说“墨脱海拔没贵阳高,不会死人”。你这逻辑就跟说“北京不冷,因为南锣鼓巷今天天气不错”一个水平。
问题是整个项目范围巨大,部分地段海拔超过3500米、地质滑坡频发,全年潮湿泥泞 施工运输困难,是国际级别的“烂地施工范例”。
你用一个墨脱县城的数据,就想把整个施工难度清零?这不是反智,这是精准投喂自己幻觉的优越感。
而且“死人论”再夸张,人家说的是可能会有工程伤亡、成本失控、不可抗力延误,你却用地图查出“背崩乡比昆明低”,然后大笔一挥:“你反智。”
对不起,你那不是反驳,是一口热气腾腾的工程民科自嗨罢了。
四、关于“预算没美国高铁高,所以我们有钱”的谬误:
支人拿“加州高铁预算更高”当挡箭牌,以为就此证明中国“有钱能搞”。但:
- 美国是联邦制,州财政可负担烂账;
- 中国则靠地方债堆砌基建,城投平台债台高筑,早已入不敷出;
“便宜”不等于“能干”,他这种比价格、避风险的思路,本质是工程师思维 官媒逻辑的合体怪,对现实财政状况一问三不知。
总结一下,支人这一套“粉红的技术版皮套”:
- 打着“反反智”的旗号,掩盖自己偷换概念的嘴脸;
- 利用一点百度知识点,制造“我是懂的人你们是情绪化”的假象;
- 实则替体制找台阶,把现实变得“可控”“正常”“不要多想”。
这种人最可怕的不是他愚蠢,而是他假装聪明。
这些人啊,嘴上挂着“理性讨论”“事实为上”,头像可能还是个眼镜书卷气十足的左下角视角照,一发言就摆出一副“我不是支持谁,我只是看不起你们没逻辑”的高贵姿态。
但你稍微一戳,就发现他的“逻辑”只适用于为体制洗地,他的“理性”从不用于质疑权力,他的“知识”只是百度过的术语和概念拼图,最终结论永远是:“体制没错,是你太情绪化。”
这类人最擅长的技能是伪装:
表面像个公知,实则是穿着知乎词库的红卫兵;
发言像个学者,实则是打着“冷静”旗号的温顺犬儒;
动不动指责别人“反共反到反智”,但自己舔共舔得毫无自知。
他们最怕别人真讨论,最爱别人情绪化,好方便他们从容甩出一句“你这不理性”,然后拍拍屁股回去复读《人民日报》PDF。
一句话总结:他们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演戏,演一个“文明粉红”的角色,拿逻辑做盾,替权力擦鞋。
谭友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