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格里高里 于 2022-11-7 02:00 编辑
有点长所以另开新帖了
@小学生 。俺没啥特别批判的那种心情,因为我现在越来越觉可能是我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有问题的是我。但是这些东西好像不管咋写都会有点攻击性,就这样吧。
你既然提到了想子,他
这篇帖子 说得差不多就是这个。
看到太多“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复读了,真有点烦人了,而且根本没办法判断发言者的真实意图——TA到底是隐喻还是直意?
为什么这么问?因为真的能看到有些人一边说“支人没有一个无辜的”,一边说“我无辜别扯上我”。是的他们觉得索多玛无义人,但是他们自己不应该留在索多玛。
红迪几个中文社区随着人多,观感都急剧下降,里面的成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对立。你既可以看到辱骂男的评论取得数十Upvote,也能看到一些辱女帖子里有些男的在自嗨。今天这个帖子可能觉得集美有理在那里点赞集美,明天那个帖子就有人觉得集美不行。不止性别话题,左右光谱政治分歧甚至打个游戏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网友们像是有默契一样,不喜欢的帖子不喜欢的发言可以自动忽视,自己只看自己想看的言论。他们想看什么,他们想看自己能同情能嘲笑能攻击的,越能煽动起自己的情绪的越好。
简中建政圈(当然也有很好的UP)是真的让人很不适,有些账号很喜欢沉溺于一种“支人都该图图”的幻境中,每天做的可能就是从墙内截图言论然后在那里搞节目效果,总体而言太魔怔了以至于我没办法判断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觉得需要给你国做个大清洗,还是只是单纯的讽刺。
这种景象我倒是在微博上见到,那些正能量pinky们经常出警截图一些反贼言论或者辱中发言,于是底下的韭菜们就开始高潮;再者就是整点全网检索傻言傻语,批判一番后进入精神胜利。同类的镜像景观竟然在墙外复现,真的有墙这种东西吗,来到墙外就像回家一样。
所以我会说有时候得放弃自己的母语环境,这不是一堵墙能挡住的东西。
以自恨为代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是华人群体广泛存在的潜意识,不止存在于屠支等极端言论中。皈依者通过对过去自己的一切进行否定来试图划清界限。
也许是我没有类似的经历没法和坛友感同身受吧,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纠结一句话里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是因为我可能是AS患者。小时候被灌输东西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新中国”、”中华民族“、”外国“etc. 这些东西是什么,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能想通了。坛友说自己以前如何如何愤青,现在其实也只是换了个阵营的愤青而已,本质上没啥区别,只是更换了观点,就像之前哪个帖子回应坛友的一样。
构建理性思维可能大部分都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引导,但是国内的教育并不注重甚至主动去压制这些。以至于很多人是缺乏这项能力的,习惯于通过迸发感情和寻求认同来代替思考,几乎没有讨论一件事情的能力。而较为理性地去讨论某件事也是个习惯,很遗憾这二者并不兼容。
在接受中国的洗脑教育后又在某个时间点“觉醒”(说实话我觉得这词真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观点转变了,但是思维模式维持原样的概率更大,仅是观点的转换,并不代表自动就能明白“自由”“民主”“law of rule(原谅我一直没分清你国说的法制和法治哪个是哪个)”等等含义,自动就能产生一套合理逻辑和独立观点的论证,而墙内在有意放弃思辩教育的背景下最常见的逻辑便是二极管。
相当多的人在评论一件事情似乎都注重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对事件的背后的逻辑和和自己思考过程的呈现都不太关心。逛这些论坛社区很容易释放自己的情绪,但似乎释放完了之后自己什么也没有获得。
这也是为啥我这几天上泥潭的频率越来越低了,泥潭味已经几乎和墙内没啥区别了。之前哪个帖子有个坛友说了一句类似“大家都在往情绪垃圾桶里扔垃圾发泄的时候你非要出来装作装最清醒理性的巴拉巴拉”,我觉得他说得挺对的,并且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评价我了。不管阿文建立泥潭到底是不是想要这样一个情绪垃圾桶或者反贼特供回音室,我觉得我已经没必要不合群地在这徒劳地说些废话了。也许保持理性是我倒垃圾的一种方式,但是就算是倒垃圾我也需要一个称心合意的垃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