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最近哥谭出现了一些功能上的“非计划暂停”。
未来会逐步恢复,借此机会也做一些删减,让论坛的功能更纯粹。带来的中断很抱歉。
&以及一些话。
也说说一些感触。
我总是没明白为什么大家喜欢说这是一个私人论坛,因为我总是无私的想把这里贡献给大家。也是,服务器是在我名下,我可以选择开或者关,而它一直是从开始的那个5刀一个月的baby起的,不过每月多交一份话费而已了。
说一件小事,不知何时起的,可能大约是3年前,也许是那是太胆小,我曾在梦境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做一个假设——如果我喝茶了,或者真的进去了,会有韦恩过来探望我一下吗?
我从来没问,因为我讨厌不吉利的假设,而且这问题也太矫情了。再说,我心里应该也有一个答案。
每当哥谭被一部分嫌弃不够“极端”的时候,我其实知道从开始起到现在已经 gone too far;而对于曾经的一些老友,偶尔还会回来看一看的朋友,也会觉得 gone too far。
两头讨好是从来不存在的。
在19年中旬之初,就有朋友,也是老韦恩,很认真的劝我关掉。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要么做些有收益的事情,好好工作积累些资本,没必要白白冒一些风险。但言外之意也仿佛在说,你这样像一个傻瓜。
但我没有管,还是继续,也是为了自己。就好像你开了一个博客,写些东西,还不断的有人来看,就很满足。这是一种很原始的创造的满足。相比之下,一些小小的额外风险也是值得的。反正对我 nothing to lose。
当然对于哥谭,创造、传递内容的是大家。所以也是我应该感谢大家。也是一直有一些暖心的韦恩,在很多意义上支持着我。
19年也是一个神奇的年份,除了哥谭诞生,而且那时的哥谭也流行一句耳熟能详的地狱笑话:“19年虽然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彼时的抱怨和讽刺,没想到却也一语成谶。那时也还没 Covid-19,也不叫这个名字,叫,能、明白。从第一例开始到泰国韩国各处开花,三年来在这里的韦恩也算共同见证了这世界的一路狂奔。这样的开始也定下了哥谭的基调。
也有很多人从此宣称认清了某不能说的本质,有人则冷笑着嘲笑被砸醒的人不值得同情,仿佛早就坐在高峰上等候多时;培福的鼓破了又修,大家也越来越不需要讨论,只需要承认。对罗马的比喻,你只需承认。对你的观点,我只需承认。对我的观点,你也最好承认。我的观点是什么我从来不说,但我只是希望哥谭能作为一个观点的容器,盛的下这些鼓噪。
就像哥谭是一艘公海上的船。无论是来自哪里,持有何种观点,至少都应有对这艘船本身存在的豁免。意见可以交汇,但船本身不接受批评。来这里的朋友,应该至少有此一条共识。
关于上述公海上的船的比喻,我本还想画蛇添足的说,就如同曾经hk一样,作为一个两边交流的窗口存在。但我立刻知道但这种类比是十分危险的,就如平时大家很多的玩笑。虽然大多数这些玩笑也是出于善意。偶然一次机会,看到费曼在一个精彩的采访中回答,为何磁铁会相互排斥的问题时说,如果我说力就像栓在磁铁之间的一段皮筋一样,那我就是在欺骗你。当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时,我们是否有同样的认知框架?而当我我们在说一件事或者东西时,最好就直切入本质。
正如哥谭只是一个论坛而已,而阿文,也只是一个昵称。
今天碰巧也看到了一片书页里的小故事。大概内容是,在1987年有个男生要去上街时,女孩劝他说你不要去,就算你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后来男孩还是去了,是他真的以为自己会改变什么吗?他只是说,我不觉得会改变什么,我只是太痛心了。
是的,太痛心了。小书页后面也有一段评论,是说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缺少一种这种痛心,如果这样的傻瓜多一些,也有一些言外之意,云云。
是的,近些天,我是有一点伤心。倒不是哪位水友的什么言论我无法接受,我说不清,我的伤心也无从找起。
也许某天双方的大家都找到了更合适的地方,或者自觉噤上了嘴,哥谭自然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这个时代风云变幻,我们仿佛也渐渐在大之中。如果在那一天之后,还有人能记得或怀念这个独特而又温暖的地方,将是我最大的慰藉。
本公告评论区已开启“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