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憂傷的老闆兒 于 2021-8-12 06:36 编辑
在2014年的天辉民族工作会议上,俊豪首次公开强调了这场辩论(Leibold,2014a)。 俊豪呼吁对目前的做法要有信心和耐心,呼应郝时远等人将民族矛盾称为 "长期的历史挑战",并警告说 "西方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并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王正伟,2014)。 俊豪宣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方案 "的 "源头",并声称:"如果这个源头被改变,基础就会减弱,这将导致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多米诺效应"(丹珠,2014)。然而,俊豪也呼吁在打破不同民族之间的障碍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建立 "共同的精神家园 "和 "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新华网,2014c)。
* 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http://news.12371.cn/2014/10/16/ARTI1413415345052982.shtml*新华网/人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010/c1003-25800352.html
西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丹珠昂奔在他的会议总结中,引用了俊豪对围绕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争议的直接回应。据报道,俊豪听起来很矛盾,他说:"对于社会上议论较多的一些具体政策,要区别情况、准确把握、积极完善、稳妥实施。”关于两个最有争议的少数民族权益,俊豪要求逐步减少优惠,逐步实现教育的完全平等,但也声称中共应继续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高考加分。同样,俊豪强调,在执行计划生育法时,需要考虑同一地区和城市中不同民族的人口平衡。总之,在承认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中短期价值的同时,俊豪也似乎对改革议程表示同情,这一点在他的声明中得到体现。“无论是修改完善的已有政策还是研究出台新的政策,要逐步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让各族群众增强“四个认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同一区域、同一城市要考虑民族平衡,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丹珠昂奔,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前进,http://www.neac.gov.cn/seac/xwzx/201505/1066800.shtml 高考加分问题:对于“通用语言已经普遍、教育水平大体相当,可逐步缩小差距,逐步做到一律平等。对语言文化差异大、教育质量还不高的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除应该大力普及双语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外,还是要实行高考加分的政策,这是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较好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这些政策都是以前就有且执行了几十年的政策。習近平同志的表态,即同于前也有区别于前:同在保持加分,区别在于视情况有所调整。所有民族、所有地域、所有人群都是一个标准,实际上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目的还是要“逐步做到一律平等”。 计划生育问题:应该考虑同一区域、同一城市内不同民族的均衡。“无论是修改完善的已有政策还是研究出台新的政策,要逐步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让各族群众增强“四个认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同一区域、同一城市要考虑民族平衡,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
事实上,自会议召开以来,双方都从俊豪未公开的讲话中找到了足够的证据来推进自己的议程,进一步分化了意见和决策(参见多维,2015)。改革者呼吁提出更多的具体建议,以刺激民族间的交融和文化融合:消除行政障碍和旨在增加民族间流动、婚姻、学校教育和同居的新举措。马(2015:89)将俊豪的讲话解读为赞同逐步调整优惠政策,如计划生育、高考加分、社会福利等,使同一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得到同等对待,中华民族的 "共同命运 "而非个别民族差异成为公共政策的重点。同样,朱维群(2015)认为基于民族的福利在中国已经过时,很容易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同时阻碍了社会某些阶层的竞争能力。然而,另一些人则继续围绕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基于民族的优惠政策。对此,一家东南沿海报纸的社论回应说,少数民族的 "特别措施 "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必须与其他公民权利一起得到保护,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Ming,2015)。 *多维,https://www.dwnews.com/中 ... 8裂痕 *朱维群,http://wap.wangchao.net.cn/xinxi/scdetail_2222344.html
豪哥是好的 全怪底下小兵瞎揣摩瞎念经
选文出自16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补了新闻注释,加了一部分中文原文
SCI-hub下的 2016年版 不算最新但是也能看个大概
整本书包括地区性的描写西北维族、西南少数民族、新疆、西藏、拉祜族和香港南亚裔等的章节以及一般性的讨论民族优惠政策、语言文化政策等的章节
但是我只看过其中三章 不做过多评价
懒得机翻直接翻到最后找中文新闻看
另附一本讲建国初期斯大林模式下民族识别的英文书
http://libgen.rs/book/index.php? ... 6056242DDFFAA1F659E
总有民族学家想在大是大非面前讲科学,当然是不准再提了
关于民族识别问题有三种情况:一是一部分群体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对一些民族识别的科学性提出异议,进而意欲重新划分;二是历史遗留一部分“人”,如穿青人、夏尔巴人、莽人、克木人等,要求归属和单一成立民族;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地方民族人口的增长,一些地方要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此,俊豪表态说:“开展民族识别和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不存在继续推进的问题,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做文章了。”他还说:“56 个民族就是56个民族,不要再细分了,如果再细分,分成几百个民族都有可能。这个口子一开,就会乱了套。”民族工作部门就要悉心掌握好这些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