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那边的武士地位非常高,跟窝们武将一个意思,虽然算不上关公那种级别但少少也是很接近赵子龙了
有种三四十公分的,拿来自裁的,换种说法就是被俘时先行自裁避免敌人的非人道折磨,毕竟是武将身上情报可不少,而且武士讲究忠诚绝不招安,有点女子贞洁刀的意思,后边发展成现在这样了
长一点七八十公分(算上刀柄可能一米多),叫打刀,就是搏斗时用的主战刀,这种刀因为做工非常精良在长时间搏斗后很容易卷口,早期武士往往会着带两三把上战场,例如当时的“浪客”随身带着两把是非常普遍的习惯,很后期时技术跟上了才逐渐变成单刀,不过那时已经出现火器了,武士逐渐从全副武装的战士变成了负责特别行动的特种士兵
再长一点的一米一二这样(算上刀柄可能一米四五),叫太刀,是作为打刀的功能性补充用的,打刀更倾向一对一而太刀更倾向一对多或者坚守阵地,在这点上有点接近西方双手大剑,因为这种刀其实也不算特别长,加上打刀容易卷口,经常独行的浪客们就很喜欢太刀,久而久之变成了独行侠的标志之一
再再长的超过一米五的,甚至达到两三米的,那种叫野太刀,这就是你说的拿来斩马的那种,收拔刀都得肩上抗,它们不是常备主站武器,更接近西方双手巨剑敢死队
和野太刀很接近的还有一种叫薙刀,刃长一般和打刀差不多,但刀柄往往都是一两米,整刀看着更像长矛、关刀,但刃口部分其实非常接近打刀,和野太刀一样可以算是打刀的改装型
不过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战中管你什么刀拿来就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刀非常容易卷刃,经过一场战斗后不可能再用同一把刀剖腹
6塔
2020-9-22 10:55:10
回复(0)
收起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