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新标日上册学了,当然单词大概只有50%能记住。学习的动机是有一段时间看图书馆里的有些女优的中文名字和假名对不上导致搜索困难,有些女优的名字因为搜索的多了知道了汉字与假名的对应(比如相泽 南 みなみ )。就想着学学看,由于我并不是日漫痴,所以在听力或者语感上并没有什么积累。之前21年的时候学过平假名,这次比较轻松地把片假名也记住了。分享一些学习过程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因为除了英语之外没有学过别的外语,所以在我的有限的认识里感觉日语的语法比英语要复杂一些,
第一,拿动词来说,英语里有ing 过去式,过去分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日语里就比较多,按照新标日的结构大致有10种形式(上册来说有ます た て ない 基本形)1,2,3类动词的变化也有些不同。英语中有些特殊变化的过去分词(is was been)需要单个记忆,没有一般的变化规律。日语中变化都是规律的,但是1,2类动词的划分规则上有额外特例(29个)需要单独记忆,总体来说比英语中特殊的过去分词少。
另外就是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动词经常会有自动词和他动词连个类别的版本(我不知道能不能和英语里的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做类比)这两个词之间有好几种类别的规律,比如一类是(ある える)始まる 始める 前者是自动词,后者是他动词。比赛开始了,裁判开始了比赛,这两个表述就分别要用自动和他动的形式。有好几类这样的变化,也有不太有规律的变化。名词则没有变化,我听说过德语好像名词有阴,阳,中性的变化。可能这个更加变态吧
第二个是汉字对应的假名发音比较多,我目前学到的月这个字可以发音成(がつ げつ つき)比汉字的多音字的情况要多很多。有时候真的认识汉字,也能猜一猜意思,但就是不会念(这还是建立在中文母语者能看懂汉字的基础上)。有汉字似乎把表音文字的优势丢掉了(变得不完全表音了)。另外我完全听不出非词首的轻音和浊音的区别。汉语来说d,t声母的区别是送气和不送气(这还是我最近查到才知道的,我一直以为就这是发音不同)日语里似乎是声带震动时间上是全程震动还是后半震动。看了一些解释的视频,但是我听不出来区别。
第三就是句子的成分了,黏着语就是词语后面会加一个标识句子成分的无实际意义的助词,类似变量后面加个tag,这个我倒很容易接受。困难的地方在于日语经常省略主语,一开始拿英语里长难句的成分划分去套觉得很奇怪,后来才比较习惯。
由于没有留学或者考证的动机,纯粹是学着玩的。所以有时候会动力不足,学得也比较随意。不过某些歌曲和漫画已经能半看半猜,看懂一些了,这让我很有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