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此地有呱呱 于 2022-7-6 19:43 编辑
据我所知,海淀六校在我读书的时候都是有自己的类似自招的流程的,对于有实力的学生来说,中考分数只是最后不得不的保底的选择。对于学校来说,靠中考这种抽一次奖大乐扣式的选拔方式完全不能保证最好的生源——好学生就只有一次机会,考不上不是亏大了?巴不得选个十轮八轮的,够厉害的学生进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参加激烈的选拔了。(其实类似的,世界杯也好,TI也好,不能决定一个队伍是最强的队伍,这就扯远了)
其实话说回来,高考也是类似的。竞赛->竞赛失败去自招->自招失败有单独的一个加分计划(THU叫领军,PKU忘了叫啥)/贫困地区有一个叫强基计划的东西->全部失败再靠高考分数过线。其实容错率挺高的,实力足够的人除非是心态有非常大的问题,不然很难完完全全考不上。
不过确实存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机会接触高考中的前面几个选择。但我们讨论中考的时候是在讨论北京不是吗。
上面说的话太残酷了,稍微补充一下:
我说上面的话的意思是,这个小短文的家长说的话根本不是我们国家教育的重点问题。我们国家的教育缺的是减负吗?难道应该避免竞争吗?恐怕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在,竞争就一定激烈。更核心的是,当前的学校教育里,培养考试选拔的能力>实际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把一代代好人才全部教废掉了。也就是说,教育部明明是有权利更加规范的限制授课内容的,但是却放任学校把升学考试变成了教育的核心中的核心,甚至形成了强烈的惯性——以至于上了大学那帮傻逼老师还在那里搞竞赛歧视和GPA歧视,从来没有想过引导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健全的人。当然可能这个要求有点太高了,你指望一帮体制的奴才怎么教出一个正常人呢?
5塔
2022-7-6 19:01:56
回复(0)
收起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