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首相一样,这位德国前总理将因安抚一个咄咄逼人的暴君而被世人铭记。
在离开德国总理官邸6个月后,她又现身了,安格拉·默克尔在喧嚣的波罗的海海岸漫步了很长一段时间,听着有声读物《麦克白》,放松心情,但却陷入沉思。她有太多事情要想,太多事情要为后人解释。但她并不是来道歉或认错的。
回顾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数十年的互动,默克尔表示她一直都知道,仅靠商业和对话不会让普京成为一个好邻居。但德国应该怎么做呢:无视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国家?
她回忆说,她很早就意识到普京“憎恨”民主,想要“摧毁”欧盟,他认为欧盟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的入门毒品,他认为乌克兰是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他自己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默克尔承认,2008年北约达成的妥协远非理想。她曾阻止北约启动让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成为成员国的漫长进程,认为这样做会引发普京现在正在发动的那种战争。此外,她回忆说,乌克兰当时还不是一个英雄之国,而是一个由寡头统治的腐败之地,许多北约盟国都没有准备好保卫这个地方。
在她的帮助下达成的妥协是宣布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有朝一日可以加入北约,只是不是现在。这让乌克兰感到失望,但普京却怒不可遏。
2014年普京吞并克里米亚时,默克尔否认自己的回应过于软弱。毕竟,俄罗斯被踢出了八国集团。她帮助欧盟保持团结,先是通过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后来又延续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她说,如果一些国家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但最终分裂了欧洲和西方,情况会更糟,这是普京想要的,而且依旧想要。
而德国的军事力量呢?在她上任之前,德国就开始削减国防开支,其盟友长期以来批评的大部分非军事化都是在她的任内完成的。然而,她却反驳说,她的政党是唯一一个将北约的目标: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国防开支写入其平台的政党。
再一次的,默克尔回到了2014年和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这是她和法国总统的会谈,由白俄罗斯领导人主持,在普京和乌克兰领导人之间进行斡旋。结果不太好。乌克兰不得不在其东部地区,即所谓的顿巴斯做出重大让步,以换取永远不会真正遵守的停火协议。
然而,默克尔坚持认为,这些明斯克协议为乌克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乌克兰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准备今年俄罗斯真正的猛攻。她说,她的心一直为乌克兰而跳动,但她必须负起责任来面对现实。明斯克恢复了平静,至少是短暂的平静。
尽管她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发人深省、能言善辩,但她让我想起了内维尔·张伯伦,而且她说得越多,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张伯伦是英国首相,1938年在慕尼黑会见了阿道夫·希特勒,以确保他所希望的“我们时代的和平”。当时,纳粹领导人已经将莱茵兰重新军事化,并吞并了奥地利,并准备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声称其苏台德裔德国人面临“毁灭”的威胁。在普京进攻格鲁吉亚、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之后,明斯克应该已经听到了这种回声。
因此,默克尔和张伯伦一样,可能会被载入史册,成为民主世界对暴君“绥靖”的化身,而事后看来,这个暴君永远不会被绥靖。默克尔和张伯伦都是聪明老练的政治家,人们将记住,他们在应该划清界限的时候却摇摆不定,在应该强大的时候却软弱无力。在历史课上,默克尔的明斯克将与张伯伦的慕尼黑相提并论。
默克尔在舞台上反思道,外交政策并不是错误的,因为它有时会失败。她说,总的来说她不后悔,因为她已经尽力的地阻止了这场正在上演的悲剧。
就在一年前,我曾报道过这位在任16年、即将离任的领导人,称她的政治遗产为“后英雄主义”。这个形容词在今天看来更加贴切。然而在当时她的成就是积极的。她曾是一名小步前进的领导者,但最重要的是,她是一位让人放心的总理,在历次危机中团结了德国、欧洲,有时还包括西方。她对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温顺和迁就,不过是一本关于领导力的多章巨著中的注脚而已。
普京颠覆了这种叙事,也因此颠覆了默克尔的遗产。注脚现在成了书名。无论她当时的理由是什么,默克尔和张伯伦一样,现在都支持绥靖政策。她最不可原谅的失败是——如果她真的像她声称的那样了解来自普京的威胁的话——她并没有向德国人和欧洲人解释这一危险。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她抛弃了毫无准备的欧洲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