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看了没
导演通过3个年龄,3种角色来探讨女性的困难,非常巧妙。所有桥段都被解决得太完美了,这一定是创作团队遇过的真实困难,加上过后时间的回味和反思,给出的剧情安排,用创作解决自己的心结,这样整个电影不脱离实际,整体氛围积极没有哀怨悲观。
里面的男性都非常可爱,不是依赖一时的情绪创造的,是深入过角色考虑的。这种投入,也反映创作团队对电影主题,男女问题的谨慎。
没看电影前,我以为没人能触碰社会现状,没人能写社会问题,这部电影内的角色,和电影本身给了我一些勇气,只要写得具体,仍然是可以写的。我看不到结果,但我仍要发声,会有一个更好的时代。
我觉得不太行…高开低走了有点。社会写实题材的话,像前半段那种真实叙事风格蛮不错,结果后半段强行上价值,甚至为了上价值还把好不容易立起来的男角色给脸谱化了,变得游走在写实和荒诞剧之间的四不像。属实用力过猛 没看过,不懂 尊贵的沪姐在架空楼阁里勾勒美好世界挺不错的,正直勇敢有阅读量不失为美好价值取向,不过快车臭,尤其男的臭,然后滴滴出了个整改通告,那我觉得该死的不是一天开十二个小时的快车司机,操他妈该死的另有其人 在言之无物方面,女权比左逼更加白痴 好拳你打 好拳你打 感觉女性电影就没有不傻逼的 就看过要给年轻人机会 你是第一个我见过的对这个电影有正面评价的 女拳电影不看 看台湾闹鬼不好吗 恶臭恶臭 挺好看的,但是有两个点不喜欢。一个是台词拉胯,有的部分台词打磨不够表达欲过剩;另一个,镜头景别看的挺别扭,印象里有两场挺重要吃饭的戏,感觉拍的一般 还行吧
不过钟楚曦真好看 当轻喜剧看就行,图一乐,别上价值,台词很多玩梗挺有意思,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可以说是反讽对比当下来说 没看到啥男女对立的桥段,但故事本身不是很吸引我,台词有点尬 ,总的来说算是院线里不用捏着鼻子能看完的电影 刚上映的时候看的,很多桥段都忘了,让我想想。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小女孩说月经那段,说实话我感觉尬到爆炸,那么小的孩子她懂啥是月经?非得从她嘴里整出一段什么“全球有一半人每个月都流血”的价值观台词?据我有限的跟女性交谈月经的经历得出:女性第一次来月经的情绪一般是恐惧和困惑。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个两性教育极度缺乏的背景下,大部分女性直到自己来月经前都不知道月经是什么,而且基于中国管月经叫“大姨妈”来看,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些羞耻或者尴尬的情感在里面的,而不是像小女孩那样大义凛然和无所谓。
[*]然后就是年轻的那个女生(不记得角色名和演员名了),想跟那个男生当炮友那就直说啊,而且男生已经暗示他不想负责想当炮友了,还非得扯什么结婚了有个孩子啥的,这是图啥?用这个来表现女性性独立?也可以跟男生一样约炮、拔B无情?可是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明显是这个女生喜欢这个男生,想要长期跟他在一起啊,所以患得患失,害怕说了自己单身未婚会吓跑对方。电影里还好几次跟小女孩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想问真的会有成年人跟一个7、8岁大的孩子做“最好的朋友”吗?后面我记得这个年轻女生说了一句啥话被小女孩呛了一句,明显是破防了还得慌忙自己道歉“是我做的不够好”啥的,不是我就纳闷了这姿态怎么就得放这么低啊?
[*]女主宋佳线我就先不吐槽男女主的感情是怎么发展的了,根本就没有任何迹象男主就看上女主了,然后女主也看上男主了,然后就滚床单了,然后“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就爆火了。我可以理解电影时长有限故事讲的可能没那么清楚,否则拍两个小时男女主是怎么从相识到相爱到滚床单的,就没办法输出女性价值观了。但是女性独立不代表男性就得跟个“小媳妇”似的吧?男主从头到尾都是被动,就因为前戏的时候撕了下衣服被说了几句那头低的就跟鸵鸟似的,说话就只知道是是是对对对,你这是来找对象的还是来找妈的啊?我不知道别的男人会怎么样,但是如果是我,都到这节骨眼了我大不了道歉一句撕衣服不对,然后非得继续把这事儿办了再说。
你是第一个我见过的对这个电影有正面评价的
页:
[1]